文.林筠騏 理財周刊社長
一場疫情,衝擊各行各業,雖受創等級不一,但各產業都難以倖免,即便有受惠者,亦屬少數。
保險產業因其第一線的保險業務人員無法見簽、面簽,業績收入稅減,也成為被紓困的對象。
目前產壽險業務員約四十萬人,再加上銀行保經代,共約七十萬人,對於一般銀行保經代來說,大多屬僱傭制,有底薪保障,衝擊較小。而屬於承攬制的業務員,因無底薪,加上政府這兩年的紓困津貼對象,都未含括保險業務員,業務量因疫情影響而大減又無法被紓困,衝擊不可謂不小。
開放視訊投保 放寬業績考核標準保障工作權
在經過爭取之後,主管機關也提出因應辦法,開放視訊投保,並請產壽險公會發函各保險公司,放寬業務員業績考核標準,避免因為業績考核影響工作權。以及承攬制業務員是投保職業工會,投保薪資低於二.四萬元以下者,可符合每月補助一萬元(目前最多補助三個月)的規定,若是僱傭制的業務員,就可以申請勞工紓困貸款十萬元。除此之外,多家保險公司也為其業務同仁提出多項紓困獎勵與補助方案,協助業務員共度難關。
就保險業來說,新冠肺炎疫情讓產險業績爆發,二○二○年保費收入達一千八百多億元,今年有機會挑戰二千億元,創下連續十二年成長的新紀錄。其中台產因防疫保單熱賣,保費收入就超過新台幣十九億元,也帶動疫苗險的發展。到八月二日止,防疫險加上疫苗險,投保件數達一○九五萬件,保費收入為七一.一八億元,若以人口數來看,投保率近48%,可說是保險史上短期普及率最高的保單。
無法見簽面簽 保險業務員疫情期間嚴重流失
但反過來看另一個十二年來最慘的紀錄是,六月單月業務員通路僅貢獻一七五億元新契約業績,是金融海嘯之後的單月新低,且隨著業績不佳及未完成上課時數等要求,壽險登錄業務員人數上半年流失超過九千人,六月底降到只剩三八.七萬人,相較於去年六月的三九.九萬多人,等於一年時間流失超過一萬二千人。
同為業務性質,相較於證券商的營業員及銀行的理專,都必須正職也都是僱傭制,保險業務員可以採取僱傭或承攬,尤其保經代可以用承攬方式執行。這次業績下滑者大半是承攬制的業務員,他們沒有正常薪水,收入靠佣金,受疫情影響無法見簽面簽,當然業績下滑。
證券營業員是專職、僱傭制,當股市行情不好時,獎金減少也是會受到影響,但這兩年股市表現好,減緩了疫情的衝擊。而銀行理專比較單純,受到不景氣影響比較輕微。但以承攬制為主的壽險業務員,因專長商品是保障型的保單,疫情期間受到最大衝擊。
財富管理生力軍 承攬制保經代可考慮開放賣基金
展望金融業的未來,財富管理與退休規劃是大方向,而財富管理商品主要還是以保險和基金為主,目前保險公司下的業務員可以賣基金,但保經代是不被允許的,只可以賣投資型保單。
面對未來,疫情過後,是否法規可以鬆綁,開放讓承攬制的保經代可以賣基金,讓這批業務大軍可以成為財富管理的生力軍,在全民退休規劃上可以協助政府,發展退休事業。給業務員多一些彈性,讓其在面對挑戰時,也能有機會得到一定發展。
以壽險公司本身來看,承攬制好還是僱傭制好,是嚴肅的經營問題。有些大型的保險公司大部分是僱傭,或是僱傭、承攬並存,比重調配涉及到經營成本,如何才能達到最佳狀況,這也是另一個重要議題。
※理財周刊1093期更多精采文章:
◎發行人語>美中金融戰
◎封面故事>晶圓代工與封測廠 看漲
◎理財我最大-寶山會客室>蔡俊章寫意彩筆 揮灑人生真善美
◎全球理財觀>期待電子轉單效應 低價電子掌大旗
◎財經瞭望台>疫情過後 保險業務員的挑戰與機會
◎區塊鏈貨幣戰爭>比特幣市場缺追價買盤
◎總經新視界>美國重磅經濟數據解析
◎ETF資產增長術>看好半導體與新能源股
◎數位台灣>數位資料是機會?還是風險?
◎房市觀察>「實價登錄2.0」=真實交易價格?(三)
◎房地產會客室>如何審閱預售屋定型化契約條款?(八)
◎健康你我他>跟著陳俊忠教授 為健康人生奪冠
◎理善大家來>疫情下的移工媽媽 困境值得關注
學區方面,老臺中人認為最好的學校為光復國小或師專附小,新臺中人因住的地區有所不同,認為重劃區的新校區會比舊市區好;住宅環境來看,老臺中人喜歡民權路一帶的大和村(早期日本機關首長的居住地)或者師專附近的公館路及全國飯店園道,新臺中人則喜歡五期、七期、八期、十二期、水湳經貿等重劃區;交通習慣上,老臺中人習慣走臺灣大道、三民路及五權路,新臺中人喜歡走文心路或外環新興道路,因此,對購屋的習慣也有所不同。 老臺中人習慣以中區為中心,其附近有他們共通的記憶,新臺中人來說,例如彰化會對南區情有獨鍾,大裏會選興大附近,海線地區選擇西屯,大肚、烏日喜愛南屯,豐原、潭子則偏愛北屯,各有所偏好。
原臺中市的八區(東、南、西、北、中區、西屯、南屯、北屯)人口有120萬,老臺中人占30萬、新臺中人占90萬,曾經有人問穆老師,為什麼全國飯店園道區的房價比七期來的低?因為七期重劃區是新臺中人喜愛的區域,未來更是從彰化、南投及海線來的首選;而全國飯店附近是老臺中人鍾愛,而新臺中的人口,足足高出老臺中人三倍,相對需求量大,這也是房價會較高的原因。
同理,以新臺中人喜愛的區域及高出三倍的人口來看,北區三民路一帶的房價,低於北屯及北捷附近的房價,也是這個原因,以上是穆椿松老師提供給買房族做的參考!
